【历史影像】德国军官镜头下的1900年山海关之殇配资知识服务网
这组珍贵的历史照片出自德国海军军官弗里德里希·卡尔·皮茨(Friedrich Carl Peetz)之手。作为八国联军侵华部队中的一员,这位随身携带相机的军官从北京到山海关的行军途中,用镜头真实记录了1900年那个动荡年代的中国北方景象。
1. 军事要塞的沦陷
在皮茨拍摄的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联军占领山海关海口要塞的场景——砖石结构的炮台上插着多国旗帜,身着不同制服的士兵在城垛间巡逻。其中一张特别引人注目的照片记录了法国轻骑兵与印度籍士兵在山海关西门的合影,这些来自殖民地的士兵头裹传统头巾,与欧洲军官形成鲜明对比。
展开剩余72%2. 联军的军事行动
1900年8月15日北京陷落后,联军总司令瓦德西调遣十万大军分三路进犯。照片中德军占领的山海关城门瓮城,厚重的城墙与德式军服形成强烈视觉冲击。而另一张照片里,孟加拉步兵第六团的印度籍士兵手持步枪站在关城下,展现了当时复杂的殖民军队构成。
3. 文化遗迹的劫难
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老龙头登陆后的破坏场景。联军在10月2日登陆行动中,不仅焚毁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澄海楼、宁海城等建筑,连周边村落庙宇都未能幸免。皮茨镜头下的山海关寺庙神像,在战火中显得格外孤寂。
4. 社会百态
在一幅颇具戏剧性的画面中,身着清朝官服的官员乘坐轿子通过城门,与全副武装的外国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面貌。而钟鼓楼、城门等建筑照片,则为我们保留了当年山海关的城市格局。
这些泛黄的老照片不仅是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更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细节。从军事布防到市井生活,从建筑景观到人物特写,皮茨的镜头为我们还原了120年前那个风云变幻的山海关。
发布于:天津市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